油纸伞,起源春秋战国时期,是我国最为古老的主要雨具,解放前及初期一直沿用。它是鲁班的妻子云氏从建于园林中、风景胜地,供游人避雨休憩的凉亭中受到启发而设计制造出来的。宋代相丞马廷鸾(甲路张氏女婿)逸居甲路时,从京城带了一把油纸伞。从此,甲路人便不断改进工艺,世代相传制伞,且作出名气,1936年曾获得国际产品博览会金奖。制作技艺古朴,造型美观大方,结构布局合理,取材用料独特科学;伞面题诗作画,寄情寓意,其中赠予、受用,饱满着浓郁的婺源“书乡”风情。 制伞工序全为手工,取材用料考究,独特。目前尚能传授艺技的,只有婺源甲路村三位年近八旬的老艺人,亟待保护和传承。所用原材料,多数偏紧缺,其中的油柿树处于濒危状态,抢救保护工作是势在必行。 制伞技艺古朴科学,主要工序为:削伞骨——锯葫芦——组合伞架——煮晒伞架——装伞键——裱皮纸——伞面题画——修卷伞页——漆桐油——穿饰线——套柄锤——结伞顶。
制伞原材料采用考究,独到,需人工栽培,专门加工方可派用。伞面取用皮纸,质地柔韧而薄,纤维交错均匀,是婺源源口村民间世代相传的,用网状纸帘,手工抄造而成的。其主要原料为纸皮树,俗称“鸟皮树”,四季可采伐,虽为野生植物,但也不多。再者,油柿树,其为柿子树的变种,夏初开花,处暑前采果,果实比食用的柿子小,金黄色,味极涩,从中提取之汁,俗称“柿油”,专供裱伞之用。油柿树,野生甚少,主要为人工栽培,10——12年方可结果,80年代婺源尚有100余株,目前不足10株。因其果味极涩,只供取柿油,尚存者有可能遭砍绝。还有一种为漆伞用油也是采用原始手工技艺,加工而成的。这里用到的油桐树,又称“三年桐”,初夏开花,立冬后采果,其种子含乳浆,榨出之油,就是膝伞用的“桐油”。油桐树,也为人工栽培,两年可收获,只是五年后需更新,目前婺源北方偏远山区还有,但不多。同时要用到的毛竹和水竹(又称“伞柄竹”),婺源居多,三五年可采伐,水竹相对较为紧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