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您留言 我的订单 联系方式
 
  关键字:
  类  别:  
不要让“绝 技”绝迹
时间:[2009-11-30 10:28:07]   来源:[泸州分水油纸伞厂]   点击数:[]
  “伞”是我国首创,历史悠久,在历史的长河中曾扮演着重要角色,是历史的见证,同时也是艺术创作素材,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。简陋而蹊跷的原始制作器具,古法天成的手工操作技艺,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、思维方式、想象力和文化意识,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,堪称“中华绝技”。
然而,其操作技艺全靠师徒传承,历史文献记载甚少,而其制作技艺是无从查证;真正的传统制伞技艺(绝招)没有具体的理化指标,一直没有人在这方面著书立传,也难于言表成文的,只有像数千年来那样仰靠师徒之间的言传身教,还得凭悟性及实践体会和感受才能真正掌握。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,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。纯手工制作,毕竟无法与机器自动化的钢骨布伞相比,使得传统伞业一落千丈。曾因制伞繁华一时的甲路,身怀绝技的老艺人也只有3人,均已龄逾八旬,而年轻一代几乎无人续业。传统制伞是后继乏人。绘画:余春光 绘画:余春光
  制伞工序是纯手工操作,机器难以替代,而其取材用料也十分考究,非常独特。所用原材料,多数偏紧缺,需人工栽培,专门加工方可派用。伞面取用皮纸,质地柔韧而薄,纤维交错均匀,是婺源源口村民间世代相传的,用网状纸帘,手工抄造而成的。其主要原料为纸皮树,俗称“鸟皮树”,四季可采伐,虽为野生植物,但也不多。再者,油柿树,其为柿子树的变种,夏初开花,处暑前采果,果实比食用的柿子小,金黄色,味极涩,从中提取之汁,俗称“柿油”,专供裱伞之用。油柿树,野生甚少,主要为人工栽培,10——12年方可结果,80年代婺源尚有100余株,目前不足10株。因其果味极涩,只供取柿油,尚存者有可能遭砍绝。还有一种为漆伞用油也是采用原始手工技艺,加工而成的。这里用到的油桐树,又称“三年桐”,初夏开花,立冬后采果,其种子含乳浆,榨出之油,就是膝伞用的 “桐油”。油桐树,也为人工栽培,两年可收获,只是五年后需更新,目前婺源北方偏远山区还有,但不多。同时要用到的毛竹和水竹(又称“伞柄竹”),婺源居多,三五年可采伐。
   在此,向社会呼吁——不要让“绝技”绝迹!
发表评论,已有网友评论[0]条
地址: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分水街村 | 电话:0830-3620077 | QQ:784613226
Copyright @ 2001-2009 www.zhisan.net all rights reserved  泸州市分水伞厂 版权所有  网站制作: